科技推动艺术创新,这里是AI+ART的算法世界

lnpp2年前 (2021-08-06)科技601

8月1日,由浙江美术馆主办的“陈抱阳:算法速成斑”展览拉开序幕。此展览隶属浙美自主策划的“南山138:浙江青年当代艺术推广项目”,该项目重点关注浙江地域的当代艺术发展生态,聚焦多元化社会语境下的浙江当代青年艺术家生产模式,鼓励青年艺术家在对社会现实和文化创新的深入思考中进行自我探索与艺术创作并为其提供发声场。

“AI+ART”这种在新时代情境下混合的语言,正在引出对艺术表现的致敬与重构,这期间即将产生出全新的理论和全新的历史。通过将AI、算法作为媒介,转化为艺术语言对当下生活经验进行转录,是陈抱阳主要的艺术创作特征,艺术与科技的跨界学习经历也使其作品呈现出一种特有的建立在理性之上的戏剧性张力与诗意化表现。

展览“算法速成斑”是陈抱阳对于过去四年创作中讨论算法与算力作品的整理,这些作品中既有他与算法的对话,亦有他与家人和杭州这座城市的耳语。包括《地球热了,吹吹空调吧》《仿生人会梦见电子奶牛吗?》《追逐迷雾》等多件代表性作品以及《我见过你在雨中害怕》《拟合》《未被证伪》等2021年创作的最新作品,涵盖了数字绘画影像、数字交互装置、AI视频等多种媒介形式,共计22件/组,较为全面地彰显了视觉叙事之于科技与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发展和关联的启示作用。展览将目光聚焦于当下热点的AI人工智能领域,这是一场关于新科技的讨论,旨在探索科技与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发展和关联。展厅现场中,人工智能和AI算法的作品通过数字绘影像、数字交互装置、AI视频等多种数字媒体艺术形式,与观众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和人的多元关系,引出对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背后的思考和启发。

开幕当天,陈抱阳在展厅中为观众进行了现场导览,并与浙江美术馆馆长应金飞教授、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院长管怀宾教授进行了“科技与艺术”主题的对谈交流。应金飞说,从历史上任何的发展时期看,科技跟艺术都是相辅相成的,“科技的进步总会催生某些艺术形态形式的出现,艺术的发展既要借助于科技的发展,又要借助于艺术家的参与。今天的信息爆炸是一个多元语境,它是系统性的,不只发生在艺术领域的,还是社会的,需要放到更大的领域里讨论。”管怀宾说,“当代艺术从‘达达’以来的百年进程中面临过很多自身困境。尤其是在这一轮的技术革命和互联网波涛下,算法的世界对于艺术领域的参与使我们开始重新面对原来的艺术体制,包括艺术创造的逻辑机制、生产机制,带来一连串的问题。数字媒体除了是今天当代艺术的一个趋向,以后也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走向。这个展览让我们从一个群体或者从一个教育的前沿,看到一个个体艺术家在面对他的算法世界时,如何解构自己的世界观——图像世界也好、未知世界也好的一种新的认知,这是非常有趣的。”陈抱阳表示,技术本身发展迅猛,有时候为了用到一个先进的、好的工具去辅助艺术创作,他会不断地尝试在细节上做速成工作。他认为,“科技的发展正在改变人的认知途径,而认知所不能达到的地方,其实就是我们用想象力填充的。

“陈抱阳:算法速成斑”

主办单位:浙江美术馆

展览时间:2021年8月1日–9月5日

展览展厅:浙江美术馆1、2号展厅